如今紅酒的大眾消費時代已經到來,為了搶占商超渠道,不少紅酒代理商紛紛在產品結構中增加親民性的產品,同樣的,由于看好進口酒市場,不少賣場也都紛紛增加了自采。沃爾瑪、麥德龍這類國際賣場,早在多年以前就有紅酒的自采業務,直接與國外酒莊或紅酒供貨商合作。近幾年,國內的一些大賣場比如北京華聯、永輝超市等也開始蠢蠢欲動。
在一些大型商超,確實有很多低價的紅酒很吸引眼球,二三十元的進口酒不在少數。這一部分產品中多數來自超市自采。但是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些紅酒中大部分都不是傳統認知意義上的“名牌”。
有熟悉商超渠道的業內人士認為,縱然商超有足夠實力自采紅酒,但是多數是以低價產品為主,對消費者的吸引也多半是出于實惠的價格。他們不可能沒有品牌運營商的產品,因為超市需要更好的品牌。“超市憑借自身的零售優勢確實可以拿到低價產品,但是一些響當當的品牌依然掌握在專門做酒的進口紅酒代理商手里,畢竟超市不是專門運作品牌的公司,好的品牌也會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對大型超市來說,品牌進口紅酒代理商依然存有很大的機會。
那么,如果進口紅酒代理商想要在商超渠道有所作為,有哪些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呢?
首先,進口紅酒代理商要做好定位與定價。目前100元以下是主流消費區間,要突出產品的性價比。第二,主推品牌不宜過多。超市現在動輒幾百個進口酒單品,但是買堆頭或做特殊陳列可以專心突出一兩個品牌,效果往往比做多個品牌更具有沖擊力。第三,讓利與買贈等常規活動要做好。促銷是吸引消費者的絕佳時機,保持一定頻率的促銷活動,對提高品牌認知度有很好的幫助。
不過事實上,在接觸消費者方面不只是有大型超市可以做到,還有一些中小型超市一樣值得關注。很多大型超市的門檻很高,需要交進店費、上柜費、店慶費、條碼費等各種費用,很多時候加起來每年沒有二三十萬根本拿不下了,而且基本上每個大超市都會實行末尾淘汰,試銷三個月如果在同類產品中銷量排名最后就會撤柜,所交的各種費用不退。這樣的門檻對一些中小型進口紅酒代理商來說存在不小的難度,不如轉向中小型超市。
零售超市一般可以分為三類:C類超市是社區小型超市,雖然這些超市也跟別人學著收進場費,但畢竟底氣不足,稍講究點策略估計就能拿下來,也許不用交進場費;B類超市是稍大一些,有點規模的中型超市,只要給予大量的宣傳與促銷支持,做到自己的產品好賣,就可以在談判上至少不被動,有可能不交或少交進場費;A類超市是當地最大的賣場超市,是最難談判的,對于A類超市,中小型紅進口紅酒代理商可以先繞開它,然后慢慢布局造勢,逐步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再來拿下這塊硬骨頭。
總之,挺進超市是現階段進口紅酒代理商步入終端、接觸消費者的很好機會,在競爭激烈的新營銷階段,啟動終端市場的工作總是少不了的。因此,找準自己的優勢,想辦法布局終端,才是進口紅酒代理商的長久發展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