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習慣成自然”,見多了、品多了顏色深沉的葡萄酒后,再碰到顏色淺淡的葡萄酒難免會心生疑慮,覺得顏色淺的仿佛總不如顏色深的優質,然而葡萄酒顏色淺就不好嗎?葡萄酒的顏色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葡萄酒的顏色來源于葡萄皮,成酒的顏色不僅受葡萄品種的影響,也受釀造工藝及陳年時間等因素的影響。通過觀察葡萄酒的顏色,我們可以從視覺上對其品質、風格等作出一個大概的判斷。一般而言,葡萄酒顏色越深,酒體越飽滿,所含單寧也越多,風味偏濃郁;而葡萄酒顏色越淺,酒體相對來說越輕盈,風格偏優雅或清爽。
一、品種
葡萄品種可謂是影響葡萄酒顏色的基礎,不同葡萄品種的果實大小和果皮厚薄程度不同,釀制出的葡萄酒顏色深淺也不一樣。例如紅葡萄品種中,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釀制出的葡萄酒顏色更為深濃,呈深寶石紅色;國產多瑞加(Touriga Nacional)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偏深紫色;西拉(Syrah)釀制出的葡萄酒顏色也較為深濃,帶有些許紫色色調。而黑皮諾(Pinot Noir)、內比奧羅(Nebbiolo)和佳美(Gamay)釀制出的葡萄酒色澤則較淺,多為寶石紅色。
白葡萄品種中,由賽美蓉(Semillon)釀制而成的葡萄酒顏色偏深金黃色,而灰皮諾(Pinot Gris/Pinot Grigio)、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白詩南(Chenin Blanc)釀成的葡萄酒顏色較淺,呈淺檸檬色或淺金色。
此外,釀酒葡萄的成熟度也會影響葡萄酒的顏色深淺。生長在涼爽氣候條件下的葡萄的成熟度比生長在溫暖氣候條件下的葡萄的成熟度要低,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顏色也較為淺一些。例如,美國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或法國波爾多等氣候涼爽的產區出產的赤霞珠葡萄酒顏色相對較淺,而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和意大利等氣候較為溫暖的產區出產的赤霞珠葡萄酒顏色則較深。
二、釀造工藝
葡萄皮作為葡萄酒顏色的來源,釀造過程中葡萄汁是否與葡萄皮接觸以及接觸強度是造成葡萄酒顏色差異的主要原因。
紅葡萄酒在釀造時,葡萄汁始終與果皮保持接觸,有些釀酒師還會在發酵前對葡萄進行冷浸漬(Cold Maceration),延長葡萄汁與葡萄皮接觸的時間,以更好地提取其中的色素和風味物質。淋皮(Pump Over)和壓帽(Punch Down)等釀造工藝也會增加葡萄汁與葡萄皮的接觸,使得成酒顏色更深、風味更濃郁。同時,釀酒師也會根據葡萄酒風格來選擇相應的釀造工藝,一些酒莊為了釀造出一些風格簡單、輕松易飲的葡萄酒,會選擇減少葡萄汁與葡萄皮的接觸時間,避免提取過多的單寧和色素,因此成酒顏色也較淺。
白葡萄酒在釀造時,需先將葡萄進行去梗和破碎,然后通過壓榨將葡萄汁與果皮、果肉分離,壓榨后的汁液通常還要經過澄清再進行發酵。由于葡萄汁與果皮接觸時間極短,白葡萄酒的成酒顏色一般呈現出檸檬黃色和金黃色等淺色調。
三、陳年時間
隨著葡萄酒陳年時間的增長,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會有不同的顏色變化趨勢。紅葡萄酒的顏色會隨著酒齡的增長逐漸變淺,從最初的紫紅色變成寶石紅,再到石榴紅色;白葡萄酒的顏色則會越來越深,從檸檬黃變成金黃色,往后再變成琥珀色。此外,就白葡萄酒而言,我們還可以從酒液顏色的深度來判斷其是否經過橡木桶陳釀。比如,淺黃色的霞多麗(Chardonnay)葡萄酒一般未經橡木桶陳釀,而金黃色的霞多麗則大多經過了橡木桶陳釀。
所謂“人不可貌相”,葡萄酒也是。雖然通過觀察葡萄酒的顏色,我們可以對一款酒的質量和風格等作出大概的判斷,但葡萄酒的顏色也并不能作為評判酒款質量的絕對標準。下次再遇到顏色淺的葡萄酒時,不妨放下內心的一些成見,細細品味其中的滋味。